来源:惟德乃兴
在我市基层治理体系中,“E呼即办”求助平台宛如一颗闪耀新星,积极为民众排忧解难。近日,记者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深入香屯街道,探访“E呼即办”平台背后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香屯街道“E呼即办”平台的工作人员赵鲯舟在了解记者来意后,热情地分享道:“我们为老百姓服务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随后,他向记者讲述了几个典型事例。
2024年11月,一位来自苏州的货车司机,在为香屯工业园某建材企业运送建材后,因2000元运费与企业负责人产生纠纷,企业拒绝支付这笔费用。身处异乡且举目无亲的司机焦急万分,绝望之际,他通过手机搜索到“E呼即办”求助平台,并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电话。
赵鲯舟接到电话后,立刻与同事一同前往涉事企业。在详细了解事件经过后,赵鲯舟将双方聚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调解。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劝解,企业最终同意支付2000元运费给货车司机。司机拿到运费后,激动不已,紧紧握住赵鲯舟的手说道:“我原本以为这是个做做样子的部门,没想到真能帮我解决难题,‘E呼即办’太棒了!”

“E呼即办”不仅帮助外地司机解决了燃眉之急,也积极处理了本地村民的烦心事。杨家湾湖田村村民黄某与其他股东合伙散养的70多头牛,因管理疏漏,啃食了村民家的油菜。经过“E呼即办”工作人员耐心协调,黄某等人向受损村民赔偿了500元。无独有偶,香屯村民董某饲养的120头羊啃食了同村村民张某家两亩地的油菜。接到求助信息后,“E呼即办”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成功调解纠纷,董某向张某赔偿了420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香屯街道“E呼即办”平台共接到村民求助200多起,所有纠纷均得到妥善解决,办结率高达100%。通过实际行动,“E呼即办”平台生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已成为德兴基层治理的一张闪亮名片,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持续贡献力量。(廖培根 实习生许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