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兴市人民政府>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及执行情况
公开平台: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分 类: 政府工作报告及执行情况
发布机构: 德兴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4年03月13日
标 题: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12日在德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3月13日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12日在德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4年312日在德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兴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武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加快发展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财政总收入完成49.12亿元,增长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85亿元,增长8.8%,总量、增速分列上饶第二、第一。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完成进出口29.89亿元,增长79.5%,总量、增速分列上饶第二、第一。

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紧扣创新发展,德兴制造质效提升。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实现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60.3亿元,增长21.5%,增速列上饶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列上饶第三。江铜集团银山矿露转井等项目启动建设,德善制造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平台日臻完善。扩区调区进展顺利,“腾笼换凤”“工业上楼”等行动扎实推进,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消化“批而未用”土地近3000亩,“标准地”供应占比达100%。投资62亿元的品泰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开工、建成,已入驻企业6家。科技赋能创新发展。设立驻浙、驻昌、驻粤人才工作联络站,引进各类人才325人。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1家、贯标获证企业12家,均列上饶第一。江铜民爆制乳装备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云鲲未来获评上饶年度唯一的省级众创空间。

(二)紧扣开放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对外开放走深走实。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三百”行动,引进德舜光学等项目92个,同比增加55个。金德铅业等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出口15.96亿元,增长54.3%,总量、增速分列上饶第三、第一。改革攻坚深化实施。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四减一优化”行动,办事环节减少20%,申报材料减少5%,审批时限减少67.5%,收费项目减少23.8%。在全省率先实施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域办”“就近办”。完成与浙江等地265项“跨省通办”事项对接,累计办件4000余件。交房即交证等第二批12项“微改革”基本完成。金融创新活力涌现。在上饶率先开展县域版银担“总对总”业务,建成全省首个县级人才金融服务中心。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9.4%,列上饶第二。

(三)紧扣协调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共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新改建城市道路7.9公里,新建综合停车场22个,增加停车位5200个。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建健康步道24公里、城市驿站9个、口袋公园13个,增加绿地5万余平方米。获评上饶唯一的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列上饶第一。城乡物流交通全面提速。新改建县乡村道路63.49公里,改造危桥37座。城乡公交总站功能日趋完善,镇村公交免费换乘城市公交近60万人次。“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等项目加快实施,建制村通邮率达100%,“客货邮”入选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和数字乡村创新典型案例。获评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县域案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万亩,荣获全省三等奖。保粮保供落实有力,粮食播种面积达29.77万亩,产量达2.24亿斤,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建成省级A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工厂化育秧中心5个,机械化育秧服务实现全覆盖。“德兴葛”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花韵金红”茶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完成绕二镇等5个美丽集镇提升、100个新农村点建设、超3000户无害化改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列上饶第一、全省第六,获评省美丽乡镇考核先进县,入选全省首批“四融一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区。泗洲镇获评全国千强镇、中部地区百强镇,花桥镇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海口镇等3个乡镇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城镇。

(四)紧扣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污染防治稳步实施。空气优良天数达364天,稳居省、上饶市前列。358个历史遗留老窿硐和48个废弃矿山治理全面完成,年度生态修复面积达1937亩。“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扎实开展“清河行动”,顺利完成18座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7万亩,修复退化林1.4万亩,获评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评价优秀县。“双碳”战略稳步落实。高新区获评上饶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园区,金德铅业、品汉新材料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硫化工园区入选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上饶唯一、全省仅3家。中林赣投集团首个国家储备林项目落户德兴。上饶首单林业碳汇遥感指数保险落地德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66.7%。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投资53.3亿元实施文旅重点项目13个,大茅山索道、栈道建成运营,德铜1958等工矿游项目启动实施。高标准打造铜都青春Show、宋家巷等消费场景,华云五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凤凰湖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创评省级田园综合体4家,列上饶第一。

(五)紧扣共享发展,共同富裕蹄疾步稳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连续6年保持80%以上,发放各类补助金5125.25万元。就业创业支持持续增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近50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6%、14.4%。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2023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上饶高级技工学校建成招生。德兴二中新校区等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8700个,在上饶率先消除“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中医院新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全面完成,医疗机构开放床位超240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十四五”规划目标。入选上饶唯一的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等民生工程累计服务超1.3万人次,全国曜阳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德兴举办。“同德同兴”文化工程启动实施,成功举办“祝世禄”杯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系列活动。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圆满完成,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社会治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红色物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获评全省首批红色物业优秀县。“大抓基层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矛盾纠纷一线化解率达95.5%。“4.27”“10.22”案获公安部及全国七部委贺电肯定,是上饶唯一“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县。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对台、保密、档案、地方志、消防、水文、供电、工会、工商联、社科联、残联、文联、科协、红十字、老干部、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积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代表建议134件、委员提案78件。扎实开展审计监督,制定《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实施项目审计56个,节约资金1.03亿元。优化整合12345、110等政务服务热线,建立“E呼即办”机制。全面做好政务公开,获评上饶唯一的全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县,新岗山镇获评全省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

奋斗饱含艰辛,成果殊为不易。回顾过去的一年,所有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代表、委员,向驻德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驻市单位、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必须清醒认识到,德兴仍然处在爬坡过坎、进位赶超的攻坚阶段,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项目带动力不强;城区人气不旺,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城乡融合发展不够,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滞后于群众需求;部分干部精神懈怠,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减弱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贯彻全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上饶市“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安排部署,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思想引领、发展统领、民生提领、团结带领,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兴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坚定不移做强产业体系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制造业强市,力争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430亿元,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完善产业布局。聚焦“1+2+N”产业体系,深入实施“7520”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化与江铜、中金合作,大力推动金山矿田整合,推进银山矿露转井、金德铅业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黄金精炼、黄金珠宝精深加工板块,向有色金属千亿级产业目标迈进。持续推进赛尔诺、德佑生物二期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硫化工、医药、有机硅、绿色溶剂及食品添加等细分领域龙头作用,招引落户一批投资20亿元、50亿元以上精细化工企业。加快东部石材产业园矿山集约开采区、尾矿综合利用区、砂石廊道输送专用线等项目进度,推动高纯度石英硅料、水性涂料等钙粉产业上下游项目建设,实现新型建材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意发功率、德立机械等龙头企业,统筹抓好速波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晟创科技、汉瑞半导体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未来产业布局,紧盯未来能源、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服务等前沿领域,积极引进和落地一批新型显示、新型储能等项目,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提升平台载体。深化实施“六大行动”,积极推进“园中园、主题园”特色发展,确保高新区保持省级开发区第一等次。巩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全面完成扩区调区。稳步推进园区“九通一平”工程,完成黄金大道、危化物流停车场、物流大道供电二期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工业上楼”行动,确保标准厂房入驻率超85%,争创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扎实推进高新区数字化转型和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全省首个数字化转型标杆园区。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三办”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设计研发、人力资源等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做大市场主体。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充分激发企业经营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措施,修订完善市本级财政性补贴政策,加快“政策计算器”上线运营,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精准“滴灌”。大力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和“两年扶优”计划,积极推进独角兽—瞪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引导企业梯次发展,力争认定瞪羚(潜在)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统筹用好“入企入户 同德同心”、企业特派员等机制,完善水、电、气、热、道路出行等基础保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扎实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等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12场以上,力争拓展订单100亿元以上。

(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激发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聚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对接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开化至德兴、上饶至景德镇等高速公路项目,推动南北外环、龙头山至港首等项目建设,提升通道开放水平。借力上饶跨境电商综试区、上饶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培育外贸服务型企业,着力解决直营出口等问题,确保进出口额超30亿元,增长5%以上。大力开展“大抓招商年”活动,围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接,精准招引一批领军型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关联性服务业企业,力争招引项目120个以上,其中优强项目不少于5个;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以上。同步实施招商引资“三比三促”行动和“书记领航”工程,强化“一把手”一线招商,力争当年签约落地率超80%。

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水平,确保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600亿元。全面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1314”行动计划,开展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确保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普惠小微、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行政审批“四减一优化”行动等举措,完善“领导坐班制”“您有事、我来办”等制度,用好“赣政通”“赣服通”“惠企通”等平台,争取上饶政务服务增值服务试点落地德兴。深入实施“微改革”,扎实推进第三批“微改革”事项,以“微改微创”实现体制优化。统筹推进其他重点领域改革,争取全年2个以上优秀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广。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全面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力争R&D比重达1.58%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兴—浙大研发平台,推动南昌大学德兴研究院落地,力争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打造全省医药化工领域首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全面开展“智改数转”,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以上。持续优化人才引育政策,建立驻沪、驻京人才工作联络站,支持企业通过“假日专家”等柔性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力争引育各类人才400人以上。依托上饶高级技工学校、德兴职业中专等学校,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联通、与产业贯通。深入实施推进青年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解决好人才职称评定、配偶安置、金融服务、就学就医等问题,打造人才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体系。

(三)内外兼修、精益求精,坚定不移打造园林城市

紧紧围绕“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发展定位,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做旺做强中心城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强化规划引领。围绕“一核两轴、两廊四区”和“一城两翼、一核七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系统性谋划布局,加强规划管理、审查、监督,确保刚性约束。精准把握开发强度、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有机融合江南风韵、园林风格、现代风貌和地域风俗,明确对小区、社区、街区等主体的规范标准,整体提升城市设计能力与品位。强力推进“两违”监管,强化“两违”日常管控和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两违”现象“零新增”。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查找城市建设中“奇难丑怪”问题,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力补齐短板弱项。

统筹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补短、便民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生态空间修复等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静住路、水车大桥等项目进度,完成城区6座桥梁防护维修,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体系。扎实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城市防洪治涝提升工程河东段、新基建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充电设备等项目,着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谋划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改造等项目,加快新旅二期、东投学仕府等在建小区进度,完成红山文体公园等项目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巩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开展“提质增绿”“城市增彩”行动,新改建各类公园3个,新增绿地2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提升运营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市创建成果,常态化推进“五化”工程,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城市“洁净工程”,全面治理出店经营、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停乱放等行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垃圾分类、绿化管护、设施维护等工作,着力解决“建而不管”等城市运行问题。加快城市智慧大脑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强化给排水、供电、供气及桥梁、管廊等设施监测,实现智慧化管理。做热做旺服务业集聚区,支持专业市场业态招商和运营,完善城市配送网络和重点区域物流配套服务体系。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城区闲置标准厂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工业,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深化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围绕财富广场、宋家巷、宝龙广场、铜都青春Show、七铺老街等消费场景,引入中高端消费品牌,不断丰富街区业态,力争宋家巷创建省级夜间消费街区。

(四)统筹兼顾、久久为功,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建设,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先行先试建设“四融一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振兴农业产业。紧扣“一大二保三优四特”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1.4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30.77万亩,总产量不低于2.33亿斤。扎实推进育秧中心建设,推广农事服务全流程一体化,力争“全托管”农事服务面积达1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力争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农业项目不少于1个。推动盒马村数字化农业示范区项目投入运营,加快百果园“三个零”鲜食蔬菜产业园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德兴蔬菜”地理标志农产品,建成核心生产基地1万亩以上。深入开展“农业+”行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特色餐饮住宿、生态农业,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德兴特色农业品牌,力争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7个以上,争创“区域公共品牌”1个。

改善农村风貌。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移风易俗行动,实现乡村美丽、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提升垃圾清运属地管理成效,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确保新岗山镇、龙头山乡、张村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尊重乡村自然肌理,统筹实施自然村污水处理、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水毁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提升乡村承载能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拓展“一统三化九场景”应用,打造全省首批“未来乡村”示范点,确保年内建成9个示范村。计划新建和修整县乡村道路97.4公里,改造危桥6座,确保通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复核。加快“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等物流体系建设,全力创建全国“客货邮”试点县和全省县域物流示范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深入实施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充分挖掘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特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善治。

带动农民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等领域,加强动态监测和返贫预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就业推介服务等措施作用,全力抓好稳岗拓岗就业,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增速。加快乡镇“一乡一产”标准化厂房、商贸综合体等项目招租运营,大力发展油茶、毛竹、羊肚菌、森林药材、来料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推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同步增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支持百勤异VC钠、天海药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培育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等涉农市场主体400家以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扩大农村产权交易覆盖面,推动农村小微工程招投标、集体建房点及宅基地入市等服务落地运行。

(五)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坚定不移擦亮发展底色

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系统推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推动污染防治再加强。强化上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写好督察“后半篇文章”。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等主要生态指标全省领先。扎实开展大气污染、城市噪音污染等领域攻坚,强化秸秆露天焚烧、建筑工地扬尘等行为管控,确保空气优良率保持99%以上。强化上游风险源监管,加强盘石山水库、双溪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洎水河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大涉重金属企业监管和尾矿库污染隐患整治力度,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扎实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老窿硐治理成效“回头看”,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年内完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厉打击非法砍伐、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行为,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培育、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等行动,确保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退化林修复1.9万亩以上。

推动“两山”转换再提速。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高标准实施亚行贷款长江经济带江西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德兴子项目、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重大项目。加快高新区碳中和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推动高新区争创省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硫化工园区争创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深化与中林赣投集团合作,加快50万亩以上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努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推动文旅产业再攻坚。积极开展温泉、康养、工矿等领域招商,力争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文旅项目不少于8个。持续提升景区承载力,加快大茅山、凤凰湖、德铜1958、隐居石头部落等景区建设和业态提升,推进小目源、越野小镇、天门山民俗村等项目改造升级,确保华云五星级酒店2025年春节前投入运营,力争隐居石头部落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依托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大茅山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等金字招牌,积极做好“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商贸+旅游”等文章,打造会展、赛事、演艺、研学、康养、休闲等业态。积极引入现代化、标准化地接服务,加大三清山、望仙谷等成熟景区引流力度,谋划“天人合一养心游”“天下奇珍养研游”“天然氧吧养肺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德兴旅游融入上饶旅游大环线。依托抖音、小红书等知名媒体平台,综合运用“IP营销、网红营销、跨界营销、体验式营销”模式,不断提升德兴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回应期待、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加快共富示范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德兴发展的“大图景”与群众生活的“小确幸”紧紧相连,稳步推进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

实现社会保障兜底暖心。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就业之家”服务平台,实施职业技能提升等工程,突出抓好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持续繁荣市场主体,支持居民灵活就业。持续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0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发放创业贷款1.4亿元以上。落实落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纵深推进DRG付费方式改革。聚焦困境儿童、困难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幸福德兴建设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可及。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事业,接续推进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等民生工程。深化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合作交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提升校风学风。加快铜矿中学二部、凤凰小学等校建项目建设,新增学位3150个以上,确保年内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核查。聚焦健康江西三年行动示范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加快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实施“数智热敏灸市”建设和“德兴特色药膳”工程,有效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完成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主城区养老综合服务配套、铜矿绿色颐养之家等项目建设,不断健全“1+5+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覆盖。强化优生优育服务保障,加快托育中心建设,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率先构建全链条、一体化善育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同德同兴”文化工程,打造汪藻文学奖、祝世禄书画奖等特色品牌,提升群众文化自信心、认同感和归属感。

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扎实做好“保交楼”,完善城区租房购房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统筹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加强各安全专业委员会建设,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全力建设基层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全力打响“走帮促兴”品牌。依托社会治理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党建+好商量”“红色连心站”等平台,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完善“E呼即办”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面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确保“有事能找到网格,找到网格事能解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时,统筹做好党管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推动基层武装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同步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保密、档案、地方志、消防、水文、工会、工商联、社科联、文联、妇联、科协、红十字、老干部、青少年、关心下一代等事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始终坚信“打铁必需自身硬”,始终秉承“办法总比困难多”,始终践行“人心齐,泰山移”,着力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做到忠诚干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见行见效。

(二)始终做到依法行政。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强化政府机关法律顾问作用。依法规范推进政务公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府院联动,深化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建设,扎实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全过程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发挥作用。加强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纪检监察、巡察、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始终做到担当作为。紧紧围绕“各项工作全面进入上饶第一方阵”的定位,积极向上争取资源要素和试点荣誉,全力推动核心指标、重点工作、应用实践争先创优。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干部专业化能力,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争做内行干部、行家里手。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聚焦群众所想、企业所需、基层所盼,做到靠前作战、一线破难。坚持有为激励、无为问责,持续开展担当作为“骏马奖”“蜗牛奖”评选,以更加鲜明导向拒绝“躺平式”干部,全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四)始终做到廉洁履职。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三不腐”。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接续开展“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持之以恒纠“四风”,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统筹能力,把有限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以政府紧日子换来市场主体稳日子、人民群众好日子。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而团结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注释

1.贯标获证企业: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2.众创空间: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旨在为大众提供创新创业的办公场所、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媒体资讯、创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3.“三百”行动:百名干部、百日攻坚、百个项目招商引资行动。

4.“四减一优化”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难点问题,逐项清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限、许可收费,做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从而优化审批机制。

5.银担“总对总”:该业务由银行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审批,担保机构对贷款进行批量担保,不对贷款企业重复进行尽职调查,仅进行合规性审核。

6.客货邮:“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通过有效组合区域客运、物流、快递资源,让农村群众享受更优质、更便利的快递服务。

7.“同德同兴”文化工程:通过挖掘好、传承好、发展好“金色德兴、红色德兴、绿色德兴、古色德兴、特色德兴”五大文化底色,进一步提升德兴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心、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一项文化工程。

8.E呼即办:对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涉及本行政区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

9.“7520”行动计划:聚焦我市“1+2+N”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有色金属(黄金)、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遮阳新材料、现代家居等7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有色金属(黄金)、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5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10.六大行动:优强企业培育壮大行动、满园扩园产业集群行动、产城融合平台升级行动、科技创新强园支撑行动、“两型三化”要素提档行动、高水平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11.九通一平:“九通”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即土地自然地貌平整。

12.“三办”服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半月进园区办公,现场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等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职能部门派驻一名分管领导、一名业务骨干使用“二号章”,在园区直接审批办理、代办本部门涉企事宜;对口乡镇派驻一名分管领导、一名工作人员入驻园区全程服务企业。

13.独角兽: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

14.瞪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所属行业要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15.“三比三促”行动:将招商引资“三百”行动贯穿全年,明确各有关单位招引任务,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年终总考评,比招引签约、比落地转化、比投产达效。

16.“1314”行动计划:2026年,力争金融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力争在金融服务实体、推进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等3个方面走前列,力争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4%左右,不良贷款率保持较低水平,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水平更加积极有效。

17.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18.假日专家:从外部引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顾问指导、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委托开发或成果转化等柔性方式,为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服务。这些专家可能是从其他城市、高校或科研机构引进的,在非工作时间(通常是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工作,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19.一核两轴、两廊四区:“一核”即以中心城区为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增长极核,“两轴”即城镇产业集聚发展轴、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轴,“两廊”即乐安河生态景观廊道、洎水河幸福生态走廊,“四区”即中部城镇产业集聚区、东部生态旅游休闲区、北部现代物流引领区、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

20.一城两翼、一核七片区:“一城”即银城主城区,“两翼”即香屯工业园区产业翼和服务业集聚区功能翼,“一核”即德兴主城区,“七片区”即南门新区、老城区、女儿田片区、河西片区、天门山片区、银鹿片区和虎头岭片区。

21.“五化”工程: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现代化。

22.四融一共: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

23.一大二保三优四特:“一大”即中医药产业,“二保”即保粮食、保“菜篮子”供应,“三优”即油茶、山珍水产、休闲农业优势产业,“四特”即花桥中医药特色小镇、张村果蔬特色小镇、新岗山油茶特色小镇、万村温泉特色小镇。

24.“两品一标”农产品:“两品”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农产品地理标志。

25.一统三化九场景:一统即以党建为统领,三化即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九场景即重点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

26.IP营销:一种基于知识产权的商业活动,将知识产权作为营销活动的核心,旨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市场营销目标和经济效益。

27.DRG付费方式:一种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的支付方式。在这种付费方式下,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每个诊断组对应一个预定的支付标准,即医保机构不再按照患者在院的实际费用(按服务项目)支付,而是按照病例所进入的诊断组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

28.“1+5+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1”即市社会福利院,“5”即新营、海口、花桥、香屯、界田等5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N”即N个普惠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附件下载
  • 上篇:
  • 下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