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文件>政府文件
公开平台: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分 类: 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德兴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4年03月01日
标 题: 德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3月01日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德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

德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

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

德府字〔202410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委员会,大茅山集团公司,大茅山风景名胜区,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4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上饶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决定在德兴市开展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化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为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大乡镇中心学校建设和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办学质量差距,按照积极稳妥、审慎推进、充分论证、先建后并、配套到位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意见的前提下,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德兴市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财政、教体、交通、民政、人社、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分步做好推进优化资源配置工作。

(二)坚持精准研判,科学规划。对区域内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办学效益、城镇化进程等进行精准摸底调查,深入了解群众意愿,加强趋势预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做到与城镇化进展、新农村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情况相适应。妥善处理好学生方便上学与接受质量较高义务教育的关系,既要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小而散”“空心化问题,也要防止过度集中导致学生上学困难,坚决防止因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

(三)坚持群众自愿,保障就学。在优化农村教学点布局过程中,必须以保障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和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为出发点,坚持群众自愿原则,通过举行听证会等多种有效途径,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在确保不出现失学辍学的前提下,依法依程序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合理优化。

(四)坚持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停办、优化农村教学点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划和要求,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充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确保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先保障接收学校办学条件再撤点,做到分类分步、先易后难、积极稳妥、平稳有序实施。

三、工作目标

20248月底,全市1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优化到位,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优化到位。进一步重塑农村教育格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条件不成熟、不符合撤并要求、群众不同意的,不强行撤并。德兴市优化资源配置共涉及10个乡镇,23所小规模学校,137位专任教师,486位学生。

四、工作任务

(一)合理确定小规模学校优化方案。按照利于学生成长、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掌握本地地理特征、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实际情况,全面摸排各小规模学校生源情况和乡镇干部、群众意见,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任务,合理确定生源少、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方案。

(二)全面提升接收学校教育质量。统筹协调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实施与乡镇中心学校结对帮扶,着力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现代化校园、管校聘等改革,全面提高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着力改善接收学校办学条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实施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优化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改善拟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配齐学生学位、学生食堂餐位、宿舍床位、饮用水机位、浴室和厕位等生活设施和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同时,优化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提高中心城区学校接纳能力,满足学生入学需求。

(四)有效解决学生往返交通问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采取就近入学、保障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和提供校车服务等形式,依法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合理规划、设置交通线路和站点,做好校车专线经费预算及政府、学生家长交通成本分担办法,为撤并至接收学校就读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确保学生交通出行安全。

(五)合理利用闲置校园校舍资源。按照教育优先、合理利用、严格程序、依法处置等原则,科学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等资产处置办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和稳定,妥善处置好撤并学校物品和闲置校舍,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五、职责分工

(一)市教体局:负责充分调研论证,统筹协调优化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严格按照利于学生成长、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科学整合资源优化农村教学点布局;尽快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的科学指导和监督管理;不断改善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设施条件;指导乡镇中心学校配备住宿学生生活照护人员,推动教师管校聘、集团化办学、学校结对帮扶等改革。

(二)市委宣传部:认真组织实施好对外新闻宣传活动,发挥市融媒体中心作用,统筹市内媒体资源、宣传平台,最大限度凝聚各方面合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市财政局:负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落实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

(四)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做好交通道路通行条件、运输线路规划和道路客运行业安全管理,为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提供运输保障;做好公交专线经费预算及政府、学生家长的交通成本分担办法。

(五)市公安局:负责维护校园周边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配合教育部门在农村教学点学生上下学期间开展值班护学,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加强校车监管。

(六)市人社局:负责配合教体部门做好农村教学点教职工安置工作,落实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

(七)市民政局:负责配合教体部门、属地乡镇充分整合资源,有效利用闲置校园校舍办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对拟撤并小规模学校涉及的困难家庭符合政策条件的按规定及时予以救助。

(八)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涉及学校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

(九)各乡镇:负责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做好辖区内调研论证、网点撤并等工作。配合做好交通服务、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负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信访稳定。

六、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41月)。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教体、交通、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和中心学校联合对小规模学校全面摸底,在详细了解教学点条件、交通路况、学生家庭等情况后,初步形成各乡镇优化小规模学校网点布局的实施意见。内容包含停办教学点在籍学生、在编教师、临聘人员分流安置方案、乡镇中心学校和拟保留乡村小规模学校提质建设方案、乡镇中心学校交通服务方案、困难家庭学生帮扶方案、学生心理服务方案、闲置资源利用方案等。

(二)充分论证阶段(20242月至20245月)。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进行充分论证。一是举行听证会。由市教体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和有关乡镇就乡镇优化小规模学校方案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听证会应由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居)、乡镇、有关专家等方面代表参加,根据听证会意见,完善撤并方案。二是进行公示。撤并方案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后,通过市政府和教体等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三是按程序报批。公示期满后,报上饶市政府审核。

(三)组织实施阶段(20246月至8月)。按照充分论证后确定的方案组织开展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工作,重点是确保各类保障要素在开学前全部到位。具体包括:要合理安置撤并教学点所有在编教师和临聘人员;要明晰撤并教学点的所有在籍学生的接收学校班级、上下学交通服务办法(线路、时间、站点、乘车费用标准)、住宿安置(如要求住宿)、用餐办法(用餐费用标准)、帮扶举措及责任人并经其监护人签字同意;要落实乡镇中心学校的生活和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方案,确保资金到位,保证施工质量和完工时间;要实施乡镇中心学校服务和教育质量提升方案,特别是结对帮扶、教师流动和补助公用经费;要做好交通服务保障,特别是合理安排乘车费用标准。

(四)总结经验阶段(202410月)。总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中取得的实效,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小规模学校优化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经验总结,逐级上报,力争为全省其他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提供典型示范和经验。

七、风险分析和防控措施

经专题研究分析,对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暴露出来的风险问题,要制定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方案,积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多方筹措教育资金。农村小学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团体、组织、企业及个人来校进行教育投资。全市将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机制,确保家庭困难学生有学上,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农民负担。

(二)加强安全常识教育。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健康教育课、实践课等形式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防拐骗、防溺水等常识学习,每学期学校应组织观看安全教育纪录片,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学校必须制定学生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安全应急小组,设立通讯站。由专人负责24小时值班,保证学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

(三)抓好学生思想工作。各学校要按要求安排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主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及时调整学生在心理适应障碍方面的方向偏差;要安排专人管理学生的生活,使其尽融入校园生活。

(四)履行相关政府职能。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应当从本地实际出发,履行相关职能。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减少合并学校造成就学不便等问题;要妥善处理原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闲置的学校资产,减少教育成本。各职能部门要对合并的学校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金,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要统一思想,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取得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明确任务,加强合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要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担当、积极履职,加强合作,形成全市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压实责任,严肃追责。各职能部门、各乡镇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压实任务、责任到人。德兴市优化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调度和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对在工作中推诿扯皮、进展缓慢、工作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单位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严肃追责。

附件:1.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领导小组

2.学生安置入学方案

3.学生住宿用餐实施方案

4.学生交通服务实施方案

5.教职员工分流安置实施方案

6.保留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实施方案

7.师生心理服务方案

8.困难家庭学生帮扶方案

9.宣传教育与舆情引导方案

10.闲置校舍利用方案


附件1

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全省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现成立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长:陈武军   市委副书记、市长

常务副组长:李   市委副书记

长:严志平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单文彬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笪海龙   市政府副市长

黄益群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训华   市政府副市长

     员:王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侯桃林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笪海英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

储德诚   市委信访局局长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陈院生   市教体局党委书记

  市教体局局长

舒新锡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邦武   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

祝兴良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新生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云云   花桥镇党委书记

朱道清   泗洲镇党委书记

曾德基   新岗山镇党委书记

周文华   绕二镇党委书记

徐和升   海口镇党委书记

  黄柏乡党委书记

宋庆峰   张村乡党委书记

余榜鸿   李宅乡党委书记

吴华飞   万村乡党委书记

  大乡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德兴市教育体育局,由陈院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英、朱永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方案制定、工作调度、协调和督查等工作。7个工作组分别为教育资源优化组、办学条件改善组、学生交通保障组、教学质量提升组、校园校舍处置组、信访安全稳控组、社会宣传教育组。

1.教育资源优化组

长:黄训华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陈院生   市教体局党委书记

员:朱永登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国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教体发展中心书记

余建梅   市教体发展中心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合理确定生源极少、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方案,对撤并的学生予以科学安排,做到一校一案、一生一档,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2.办学条件改善组

长:严志平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王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员:徐建华   德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祝青梅   市财政局财政公共服务中心七级职员

朱杭萍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操海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主要职责:负责改善拟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配备必需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标准落实公用经费,保障寄宿学生生活照护人员待遇,确保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行。

3.学生交通保障组

长:笪海龙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方新生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员:王   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王宣文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

陈黎明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要职责:负责为撤并至接收学校就读的学生提供上下学校车服务,同时统筹兼顾原有生源的交通需要。通过配备定制校车安全管理员等形式努力减少学生交通安全风险,探索政府、学生家长合理的交通成本分担机制;维护校园周边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在农村教学点学生上下学期间开展值班护学,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客运车辆延伸线监管等。

4.教学质量提升组

长:黄训华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王   市教体局局长

员:祝青梅   市财政局财政公共服务中心七级职员

操海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国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教体发展中心书记

陈伟成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丁永东   市委编办副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实施优质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帮扶,着力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制、联盟办学、教师队伍市管校聘等改革,全面提高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5.校园校舍处置组

长:严志平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王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员:吴俊杰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操海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工作职责:负责科学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等资产处置办法,按照优先用于开设幼儿园、托儿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留守儿童之家,也可用于养老等原则,妥善处理闲置校舍。

6.信访安全稳控组

长:黄益群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侯桃林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员:唐建钢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王小艾   市委信访局副局长

张国恒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

王宣文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

工作职责:负责建立健全因教育资源优化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依法及时处理信访问题,确保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7.社会舆论宣传组

长:单文彬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副组长:俞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员:陈海峰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国华   市教体局党委委员、教体发展中心书记

工作职责:加强工作和舆论引导,适时宣传优化市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法规,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工作创造浓厚氛围,确保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2

学生安置入学方案

为加快优化我市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和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稳妥有序做好资源配置过程中学生上下学工作,根据各学校实际,制定 一校一案。以下方案不含交通方案,接收学校要做好学生接收、安置工作,并根据学生需要负责提供午餐、午休等服务。

一、现有学生分流方案

(一)张村学校梅溪教学点:

张村学校梅溪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6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重溪花林教学点:

重溪花林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9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三)海口舒湾教学点:

海口舒湾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学生共7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四)海口小学杜村教学点:

海口杜村教学点二年级学生共3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五)昄大学校港首教学点:

大学校港首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9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六)万村学校大田教学点:

万村学校大田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16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七)重溪小学横港教学点:

重溪横港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19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八)界田小学店前教学点:

界田小学店前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20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界田小学笪家庄教学点:

界田小学笪家庄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15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德兴潭埠中洲小学:

潭埠中洲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2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一)潭埠立新小学:

潭埠立新小学三、五、六年级学生共1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二)李宅密川小学:

李宅密川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共1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三)海口小学黄渡教学点:

海口小学黄渡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1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四)占才叶村小学:

占才叶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共48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五)黄柏乡宋家教学点:

黄柏乡宋家教学点一至六年级学生共56人并入黄柏长田小学就读,长田小学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六)黄柏乡苏家教学点:

黄柏乡宋家教学点一至六年级学生共56人并入黄柏港西小学就读,港西小学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七)花桥镇渔塘小学:

花桥镇渔塘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共43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八)昄大南首教学点:

大南首教学点一年级学生共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十九)昄大泸口教学点:

大泸口教学点一年级学生共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十)黄柏乡锦坑教学点:

黄柏乡锦坑教学点一、二年级学生共1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十一)黄柏乡胡家教学点:

黄柏乡胡家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学生共28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十二)黄柏乡油榨教学点:

黄柏乡油榨教学点一、三年级学生共14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十三)黄柏乡洋田教学点:

黄柏乡洋田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学生共36人并入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可提供午餐、午休。

二、秋季新生招收方案

1.已优化的学校不再接收新生入学,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原学校新生一律到接分流的学校入学。

2.接收学校要提前做好优化对象学校学区内生源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好信息登记,提前做好接受的各项准备工作。接收学校及时与当地乡镇政府做好新生入学信息对接,及时将相关数量、家庭状况等同时报乡镇政府和教体局。

4.坚持一生一案,一生一策,做好接收方案、交通方案、帮扶方案等。


附件3

学生住宿用餐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接受学校学生用餐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德市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29所,用餐学生17831人。计划2024年秋共分流486名学生,目前接收学校都能容纳分流学生用餐、住宿需求。

二、具体安排

按照一乡一策、一校一案、一生一档、动态调整工作要求,小学生原则上实行走读,提供中餐服务,完善食堂硬件建设,适量添置住宿硬件。具体见《德兴市接收学校住宿、用餐缺额情况表》。

三、职责分工

(一)市教育体育局。负责统筹指导全市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制定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并督促各乡镇中心学校、初级中学和市直各学校履行食堂管理职责。学校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要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家长就餐意愿,原则上寄宿制学校所有寄宿生应在学校食堂就餐,走读生遵循自愿原则就餐。实行校长(校领导)陪餐制度和家长陪餐制度。定期核查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坚决取缔无证食堂。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提升监管效能,营造安全放心的餐饮环境。

(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涉及学校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

(三)市卫健委。负责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学校供餐提供营养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组织医疗机构救治因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指导学校开展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培训。

四、工作要求

1.提高站位,强化领导。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教育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摸清接受学校食堂供餐能力和学生用餐需求。由办学条件改善组具体负责德兴市优化市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食堂供餐工作组织实施。

2.明确任务,积极履职。市教体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等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职,对各优化市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接受学校食堂操作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把好设计、审核、建设关,避免重复设,最大限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不断改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网点规划学校后勤保障设施条件,满足学生用餐需要。

3.严明纪律,严格考核。各成员单位与人员要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压实任务,责任到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进行结果运用。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予以严肃问责。

附件:德兴市接收学校住宿、用餐缺额情况表


附件3.1

德兴市接收学校住宿、用餐缺额情况表

序号

学校

床位缺额(个)

餐位缺额(个)

教师周转房缺额(套)

备注

1

德兴市昄大学校

0

0

0

2

德兴市海口小学

0

0

0

住宿条件简易,需改造

3

德兴市黄柏小学

0

0

0

4

德兴市花桥小学

0

0

0

5

德兴市李宅小学

0

0

0

6

德兴市潭埠小学

0

0

0

7

德兴市重溪小学

0

0

0

8

德兴市万村学校

0

0

0

9

德兴市张村学校

0

0

0

10

德兴市界田小学

0

0

0

11

德兴市占才小学

0

0

0


附件4

学生交通服务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全省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全力做好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经过摸排汇总,2024年秋季,可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小规模学校有23所,分流学校中有乘坐校车需求的学生共317人,优化接收中心学校均开通了校车,需增加校车6辆,学生平均每天乘车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25分钟,学生人均每天每趟校车费用4元左右。具体见《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校车情况统计表》。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采取就近入学、保障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和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等形式,依法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严格落实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定路线、定车辆、定时间(原则上单程不超过半小时)、定乘员、定收费标准即五定要求,加强公共交通车辆、驾驶员及运行的全程监管,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交通出行安全。

三、职责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需求,通过调整或延长现有班车线路、配置公共交通车辆、增加接送频次等措施,保障有乘坐公共交通需求的学生日常上下学;严格落实公共交通车辆接送学生期间公共交通、专线、专座,完善公共交通车辆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依法定期对公共交通车辆进行年审,对其驾驶员进行政审和驾驶证年检,并向市教体局报备;为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上下学的学生购买交通意外伤害保险。

(二)市公安部门(含交警大队)负责开展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做好校门口及学生乘车点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学生乘车点位、道路沿线和交通危险地段的警示标牌、标线、信号灯、防护栏等安防设施;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等部门加强接送学生公交交通车辆安全监管,依法开展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加强公共交通车辆驾驶员管理,严禁酒驾、醉驾、毒驾行为,严禁超载、超速行为。

(三)市教体部门。负责会同市交通运输部门制定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车辆接送工作方案,规划学生乘车点位、接送路线,制定接送路线图;调查摸清需要接送学生的人数、家庭地址、接送路程、接送时间等,建立学生花名册、家校微信群或家长手机号码通讯录等即时联系措施;安排员工全程跟车,负责乘车学生的上车点到、请销假等工作,对学生在接送车上的安全进行提示和照管;按德兴市校车运行办法执行。

(四)各乡镇(街道)。负责做好家长教育宣传、沟通解释和稳定工作,参与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4530日前)。按照《德兴市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实施方案》,市教体部门联合市交通运输部门开展实地勘察和精准测算,以乡镇为单位填报《德兴市优化农村教学网点学生交通需求摸底表》、《德兴市优化农村教学网点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安排表》,制定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车辆接送工作时间表、路线图。

(二)论证评估阶段(202471日至715日)。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学生上下学交通保障工作论证评估,牵头召开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村干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实施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正和改进,制定《德兴市优化农村教学点学生交通经费保障方案》。

(三)实施准备阶段(2024716日至825日)。一是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车辆。市交通运输局按照要求配置或购置公共交通车辆,完善车辆物防、技防设施;配备专职公交司机,组织开展岗前集中教育和培训工作。二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牵头对校园周边、集中接送点位和道路沿线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交通警示牌、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等设施,并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车辆及接送点位的安保措施。三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等部门牵头,对学生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交通成本进行核实,采取家长、政府合理分担的办法进行解决,并为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上下学的每一位学生购买交通意外伤害保险。

(四)运行调试阶段(2024826日至910日)。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学生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服务试运行,对学生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服务路线规划、组织流程、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开展演练,获取公共交通车辆接送的距离、时间和道路通行条件等第一手资料,对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实施意见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常态监管阶段(2024911日至1231日)。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教体局等部门要履责尽责、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学生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安全、顺利、平稳运行;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形势、协商解决办法,加强联合执法、强化跟踪问效,全力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园平安稳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德兴市成立保障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负责全市学生上下学公共交通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督查、考核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由市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日常工作。

(二)做好经费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教体局等部门要认真摸清底数,做好开通公共交通服务线路及运行、完善交通设施、购买学生交通意外伤害保险等经费预算,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与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为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服务提供有力支持。要做好学生乘坐公共交通车辆成本核算,充分考虑家长的需求,探索一条家长承担、市财政补贴等相结合的合理分担机制市教体局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好住宿学生餐位、床位、厕位、水位等后勤保障工作,鼓励路途较远的学生在校住宿和用餐,着力减少学生上下学交通风险。

(三)强化安全监管。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教体局等部门,要按照市场化运行、比照校车管理的模式,大力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保障工作安全监管。要加大对公共交通车辆及驾驶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经常开展公共交通车辆接送学生行为的联合执法检查,坚决杜绝发生公共交通车辆接送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全力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全市平安稳定。要建立健全突发学生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增强突发学生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等要履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职责,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等综合治理,确保做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教体局等部门要履行谁主管、谁负责职责,既各负其责,又联防联控,定期研判形势,协商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学生上下学交通保障工作安全长效机制。

附件: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校车情况统计表


附件4.1

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校车情况统计表

序号

县(市、区)

乡(镇)

学校名称及并入学校

离镇区距离(km

价格(每学期)

乘坐校车人数

学校负责人(书记、或校长)姓名

学校负责人(书记、或校长)联系号码

完成时间

1

德兴市

黄柏乡

宋家教学点并入长田完小

4.1公里

550

53

方光晨

18370357335

20249

2

德兴市

黄柏乡

苏家教学点并入港西完小

11公里

930

66

姜海彬

15270081605

20249

3

德兴市

李宅乡

密川小学并入李宅小学

6.7公里

750

10

舒冬至

13767355996

20249

4

德兴市

绕二镇

花林教学点并入重溪小学

9公里

850

18

张斌

13870361153

20249

5

德兴市

绕二镇

横港教学点并入重溪小学

11公里

930

10

姜光华

18979305198

20249

6

德兴市

泗洲镇

中洲小学并入潭埠小学

7.3公里

800

12

余立红

13970303262

20249

7

德兴市

泗洲镇

立新小学并入潭埠小学

4.7公里

660

14

祝桂传

13870317446

20249

8

德兴市

新岗山镇

叶村小学并入占才小学

10公里

880

48

叶春燕

18870311868

20249

9

德兴市

张村乡

店前教学点界田小学

3公里

420

7

陈军

15946837599

20249

10

德兴市

张村乡

笪家庄教学点入界田小学

6公里

680

8

丁益荣

15870900569

20249

11

德兴市

海口镇

舒湾教学点并入海口小学

13公里

990

6

游伟华

15779384754

20249

12

德兴市

海口镇

杜村教学点并入海口小学

5.4公里

680

3

董丽娜

15879368184

20249

13

德兴市

海口镇

黄渡教学点并入海口小学

5.2公里

680

11

余亚庆

13767909671

20249

14

德兴市

花桥镇

渔塘小学并入花桥小学

3.7公里

550

54

叶建华

13970347369

20249

15

德兴市

昄大乡

港首教学点并入昄大学校

10公里

880

12

余锋

15870984081

20249


附件5

教职员工分流安置实施方案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全市农村小学布局网点,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优化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我市乡村小学网点及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小学54所,其中农村小学41所,在校生10619人。全市各乡镇乡村学校共有348个班,班均学生数30.5人。具体情况如下:

乡镇

小学数

学生数

班级数

配备教师数

班平均人数

班师比

生师比

昄大乡

2

465

16

56

29.1

3.5

8.3

新岗山镇

7

1340

51

144

26.3

2.8

9.3

海口镇

4

444

20

63

22.2

3.2

7.0

李宅乡

2

511

18

53

28.4

2.9

9.6

龙头山乡

1

573

15

42

38.2

2.8

13.6

黄柏乡

7

1437

55

141

26.1

2.6

10.2

绕二乡

4

1721

48

146

35.9

3.0

11.8

张村乡

5

1427

40

133

35.7

3.3

10.7

花桥镇

2

896

28

89

32.0

3.2

10.1

泗洲镇

4

926

29

94

31.9

3.2

9.9

万村乡

2

665

20

68

33.3

3.4

9.8

大茅山

1

214

8

22

26.8

2.8

9.7

合计

41

10619

348

1051

30.5

3.0

10.1

综合以上数据,可见当前我市农村小学生均各项资源占有率高;乡村小学呈现小微化”“空心化,闲置浪费现象突出。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农村小学布局网点,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师资力量,逐步消除临时代课教师;不断提高名师比例,推动教师学科结构、教师年龄、性别结构更趋合理。

三、具体举措

按照50人以上师生比1:1950人以下教学点班师比1:15配置要求,乡村学校网点调整前后教师配置情况如下:

乡镇

调整前教师数

调整后需教师

节余教师数

昄大乡

56

54

2

新岗山镇

144

135

9

海口镇

63

54

9

李宅乡

53

50

3

龙头山乡

42

42

0

黄柏乡

141

123

18

绕二乡

146

140

6

张村乡

133

125

8

花桥镇

89

83

6

泗洲镇

94

87

7

万村乡

68

66

2

大茅山

22

22

0

合计

1051

981

70


对节余教师的调配,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采取大稳定,小调整的方式,就近进行教师调剂,原则上不出本教育片区。

二是根据性别及年龄结构,合理配备教师。尽量男女配备均衡,以免女教师过于集中因产假导致教学无法运转,做到年龄结构配备合理、老中青相结合,防止教师中途断档,确保教师队伍稳定有序良性循环发展。

三是按教师资源配备教师。义务教育教师调整满足后,可适当分流至本教育片区幼儿园进行任教,做到合理分流,最大限度的挖掘每名教师的潜能,弥补学前教育教师的严重不足。

四是本片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师满足后,如仍有教师结余,则由教体局向市政府请示,并建议市人社、市委编办、市财政等职能部门在政策范围内协调进行教师分流,调动或支教到所缺教师学校。

五是重点倾斜规模较大学校的教师配置,力争配齐、配足、配优各学科专职教师,留足年轻教师发展空间,实行良性的竞争机制。

六是网点调整后,市教体局将全面完善《德兴市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科学务实运用其指挥棒的作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协调配合。学校布局调整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牵扯面广,教师整合、调配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扯到教师个人去向,关注度高,市教体局要会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本次优化布局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二)确保稳定有序。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财政、人社部门要维护教师个人各方面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及权益;教育部门要建立学校教师布局结构调整答疑解惑工作组,耐心细致的对教师的疑惑和焦虑进行解答和疏导。

(三)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学校教师布局初步调整后,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将面临短暂的不平衡,市教育体育局要加大相应教师学科成长培训力度,推动富余教师向紧缺学科教师转型,之前的兼任教师向专业、专任教师转型,进一步促进各校教师学科结构向均衡化、专业化发展。


附件6

保留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实施方案

为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调整后保留接收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按照《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拟接收保留农村学校规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根据《江西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主要指标》标准,按照《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要求,分清轻重缓急,坚持重点保障,补齐办学短板。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然后坚持提质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紧紧围绕学校需求,切实补齐学校办学条件硬件短板,提质建设拟保留接收学校

二、工作目标

建设补齐教学用房,达到生均标准要求;优化电教设备,达成优质均衡;整合优化教学仪器及音、体、美教学器材,提升仪器、器材使用率;教育数字信息化全覆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三、实施举措

摸清拟保留接收学校现有办学条件,重点为教学用房底数、已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一体机、办公电脑;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进行提质建设,夯实办学条件。具体见《兴市接收学校办学条件缺额情况表》。

(一)提升教学用房。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事求是确定建设项目和内容,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1.按照优质均衡教育标准:网络多媒体教室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室数其中小学2.3间、初中2.4间,音乐教室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专用教室1间以上且每间音乐教室面积不少于96㎡,美术教室每12个班级配备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且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20232025年改造乡镇中心小学12所,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共28间;

2.新建黄柏中心小学、潭埠中心小学等学校综合楼2栋,建筑面积5800㎡。

(二)优化电教设备。通过对全市所有中小学进行的实地勘测,对我市村小教学点教学一体机设备的差额进行添置完善。

(三)整合教学设备。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并根据标准总体要求,从建、配、管、用、研五个方面着手,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按省定标准配齐、配好各功能室。科学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按照省定的各功能室的配备标准,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各功能室用房及配套设施符合标准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针对教育装备新标准,完善各功能室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规范化,学校对各功能室提出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建立健全功能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各功能室制度科学,管理规范、档案详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室管理员要管理好账、表、册、簿,客观准确地记录好日常使用的具体情况。

一年内完成各小学教育装备全部达到省级配备标准以上水平,极大改善现有的学校的教育教学硬件环境,为基本均衡教育向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教育数字信息化全覆盖。

1.建立覆盖本市行政范围的教育城域网,满足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相应学校城域网接入数。

2.为全面改善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切实加强我市农村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面改善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确保到2024年底前学校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全面完成教室照明达标任务形成完善的教室照明管理维护制度,有效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将对所有农村学校班级教室照明进行改造。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作为落实德兴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成立德兴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财政的领导组长,市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教体局、德投集团、市财政局、各乡镇(处)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德兴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工作组织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是本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质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本乡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优化工作。

2.加强配合,服从安排。学校布局调整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牵扯面广,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和器材的整合、调配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乡镇之间、各学校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服从统一安排,形成形成工作合力,稳定有序完成本次村小布局网点优化工作。

3.加强落实,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市财政局统筹中央、省级全面改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资金,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农村保留接收学校提质建设力度。

4.加强宣传,全面支持。通过市、乡镇、学校全方位、多形式的积极有效的宣传,全面宣导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优化的目的意义、相关政策和工作举措等,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支持,确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优化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德兴市接收学校办学条件缺额情况表


附件6.1

德兴市接收学校办学条件缺额情况表

序号

学校

座位缺额(个)

教学一体机设备(台)

办公电脑(台)

厕位缺额(个)

教学用房(个)

教师周转房缺额(套)

其他

1

德兴市昄大学校

0

0

0

0

0

0

2

德兴市海口小学

0

0

0

0

0

0

3

德兴市黄柏小学

0

0

0

0

0

0

苏家需开通校车

4

德兴市花桥小学

0

0

0

0

0

0

5

德兴市李宅小学

0

0

0

0

0

0

6

德兴市潭埠小学

0

0

0

0

2

0

教室缺少1

办公室缺少1

7

德兴市重溪小学

0

0

0

0

0

0

8

德兴市万村学校

0

0

0

0

0

0

9

德兴市张村学校

0

0

0

0

0

0

10

德兴市界田小学

0

0

0

0

0

0

11

德兴市占才小学

0

0

0

0

0

0

开通校车


附件7

师生心理服务方案

为顺利完成全省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任务,切实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尽快积极地适应优化资料配置的需要,现制定如下心理服务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全力配合,主动作为,朝着既定目标做好服务。

二、工作目标

做好心理疏导,预防优化过程中的心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干预,预防心理危机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做好心理筛查。提前对优化对象学校的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收集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信息,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危机的预防教育和早期预警,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切实减少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2.做好心理疏导。针对筛查后的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进行专业疏导,特别严重的进行转介。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妥善做好学生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各学校要健全完善学生在校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工作预案,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学生因心理问题在校发生意外事件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并在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指导下核实情况、及时处理。针对可能的社会关注,学校要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回应,对在网上进行恶意炒作者,争取网信、公安等部门支持,合力做好工作。

3.做好心理防护。心理健康工作最重要的是日常的防护,在于教师、家长的言行之间。全面实施“135”心理健康工程,用好全省966525心理咨询专线,加强与江西南大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合作,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理清工作内容,梳理工作流程。强化课程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全面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行动,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心理素养。完善家校协同干预机制,推进万师访万家活动,健全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做好相应。要充分发挥好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用好心理咨询室,把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常态。

四、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成立以市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教体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教体局、公安局、妇联、网信办和信访局等单位的分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由朱永登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2.加大宣传。以惟德乃兴公众号为主平台,以融媒体中心宣传骨干为主力,公安局、民政局、团市委、妇联、关工委积极配合,做好该项工作的宣传推动。

3.强化督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组,督查组由朱永登同志任组长,定期或不定期抽调相关人员对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及时通报,并纳入到本年度学校年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德兴市优化县域资源配置过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附件7.1

德兴市优化县域资源配置过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级与班级

家庭住址

父母职业

家庭成员数

身高

体重

常见疾病

性格特点

情绪状态

学习习惯

交友情况

在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附件8

困难家庭学生帮扶方案

为全面做好我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家庭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制度,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责任,巩固拓展双负责制保障,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无困难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实现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全覆盖,困难家庭学生帮扶全覆盖。

二、具体措施

(一)划分帮扶工作责任。学生转入学校对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落实在校学生的各项教育政策,确保落地、落实、落细;学生转出地学校(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做好原贫困学生家长的正面宣传和解释工作,并做好家庭经济学生名册、档案交接,将原贫困学生信息同转入学校进行数据共享,确保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辍学、无失学。

(二)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学生转入校要做好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义务教育寄宿和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等工作。尤其是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特殊学生须同样落实资助政策,确保做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应助尽助

(三)探索学校帮扶新模式。在全面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一生一策开展困难学生帮扶工作。一是对餐费、课后服务费、交通费进行相应减免或全免;二是增设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是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心理疏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全员筛查,摸排出孤儿、单亲、离异、留守等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四是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保证所有家庭困难学生都能同学校教师实现结对,并做到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让所有转入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完善社会资助育人体系。各校要拓宽资助渠道,汇聚社会爱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素质教育,积极融入社会,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能力和综合素质;搭建爱心平台,培育传播爱心,建设爱心文化,使广大学生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三、职责分工

(一)市财政局:负责国家资助及地方资助资金拨付,及时、足额下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

(二)市乡村振兴局、民政局、残联:负责全市各类贫困人员、残疾人员的身份认定工作,每年三月份、九月份分别提供一次全市贫困人口信息表;每月或每季度贫困人员信息表更新后,及时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对接,做好数据更新工作。

(三)市教体局:负责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学生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审批和发放;定期对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等资助项目受助学生数、资助资金数统计、上报;积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数据共享。

(四)各乡(镇、街道):负责配合学校进行政策宣传,落实好双负责制和控辍保学主体责任。

四、工作要求

进一步完善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全面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坚持以国家资助为主,学校资助、社会资助为辅的资助育人模式,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学生资助政策总体稳定,保持学生资助力度不减,确保无一名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确保实现资助全过程育人目标,全面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成立德兴市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教育领导担任组长,市教体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市财政局、市教体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分管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教体局操海明担任办公室主任,市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育股负责具体业务。在工作落实上,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把各项帮扶政策落细落实。

(二)强化政策宣传。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定高效、覆盖面广、可行性高的宣传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惟德乃兴公众号等官方媒体平台,发挥宣传作用进行政策宣传;二是同万师访万家相结合,开展入户宣传;三是召开校级、年级、班级家长会,进行全面宣传。

(三)严格过程监督。要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切实保证相关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确保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分配,资助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育人效能。


附件9

宣传教育与舆情引导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按照《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科教兴国基本战略,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解读,确保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工作顺利进行。

二、工作要求

1.信息及时发布。根据上级决策部署,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解答公众疑虑。信息的发布应准确真实、详细全面,避免误导群众,避免过度解读或偏差。

2.倾听群众声音。要做好调查摸底,倾听群众的声音,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规划乡村学校布局,坚决杜绝因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

3.加强正面引导。在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接收学校应当适时展示教育系统积极健康的形象,增强群众对教育的信任感。要积极地回应群众及社会关切的问题,发布有用信息,给予相关解释和回应。

三、职责分工

1.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德兴市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社会舆论宣传工作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副组长,市教体局分管、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优化资源配置工作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

2.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体局,由李国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3.事件处置单位工作职责。相关乡镇与学校要各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优化资源配置工作的有关信息;配合市教体局与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开展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出现网络舆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

四、应对机制

1.加强舆情监控。网络舆情信息员要经常性浏览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快速核查应对。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乡镇和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方案,经市分管领导审批后,向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3.及时发布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的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慎重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各相关乡镇和学校要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全市优化资源配置工作的健康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2.加强引导,掌握主动。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群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

3.上下联动,快速处置。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属于工作做得不到位,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做出处理,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4.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加强对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事件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切实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附件10

闲置校舍利用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闲置校园校舍的管理和利用,提高全市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学校闲置校园校舍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1841号)文件精神,按照《德兴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顺利实施优化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和稳定,妥善处置好撤并学校物品和闲置校舍,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基本原则

1.依法处置,保护权益。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政策法规,闲置校舍综合利用必须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对于产权明晰、手续齐全的闲置校舍先行予以利用;对于长期归教育部门使用,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土地、房屋等产权手续不完整的校舍,应明确产权,完善手续,之后加以利用。

2.教育优先,综合利用。按照有关规定,闲置校舍要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此外,可依据实际情况,将其改建为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养老院等公益性活动场所。

3.统筹规划,合理利用。集中撤并学校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等,按照物随生流合理调配集中使用的要求,全部转入布局调整后长期保留的定点学校。对于闲置的校园校舍等不动产,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

三、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优化闲置校舍的管理和使用,成立德兴市闲置校舍处置工作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财政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教体局操海明担任办公室主任,市教体局核算中心负责人负责具体业务与横向对接。

四、处置程序

1.全面排查,教体局负责排查所有闲置校园校舍的数量、质量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情况,并登记造册。

2.明晰产权。通过排查核实,进一步明确闲置校园校舍土地、房屋的使用权、所有权。凡长期用于办学,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产权手续不完整的校园校舍,如教体部门仍需使用,仍划归教体部门。明晰产权后,不动产登记部门应依法依规及时为权属单位办理不动产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3.科学评估、合理处置。由市财政局、市教体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各相关乡镇(街)共同会商,科学评估,提出处置方案建议,报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附件下载
  • 上篇:
  • 下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