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平台: |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 分 类: | 科技创新 | ||
发布机构: | 德兴市科学技术局 | 发文日期: | 2025年05月07日 | ||
标 题: | 德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25年05月07日 |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德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德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科技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负责人组织申报本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
项目类别主要有工业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农业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社会发展研究开发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各类项目包括重大、重点、一般科研项目和民众创新科技发明、医疗卫生优秀课题。其中重大项目资助资金2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资助资金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一般项目资助资金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民众创新科技发明资助资金1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医疗卫生优秀课题资助资金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或对我市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提升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可以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或对我市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项目,可以申报重点科研项目。
一、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
(一)工业领域
1.先进机械制造
主要内容:应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机械产品;各种新型生产技术在机械加工产品制造上的应用;智能电动工具制造;研究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高档数控装备,大型冶金、矿山装备等先进制造关键技术,提高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科技含量,促进机械加工行业的产业升级等。
2.新材料
主要内容: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提取,金属冶炼尾渣高值利用等技术;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石灰加工处理技术、水泥制备技术;轻质碳酸钙加工处理技术,高纯度氢氧化钙研磨提纯装置研发技术;研究有机硅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D-生物素的合成、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A、3D打印的专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等。
3.电子信息
主要内容:开展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算法模型、可视化分析、安全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建立应用示范,信息云平台开发;开展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工业互联网或城域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研究LED屏电源、LED路灯、半导体功率芯片器件、电子干扰源、激光瞄准系统、传感器器件等核心技术等。
4.光学
主要内容:研究玻璃非球面镜片模压技术,光学镜片表面疵病自动化检测过程中疵病呈像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等。
5.遮阳产业
主要内容:针纺织品、窗帘、窗饰加工技术;高端智能防风帘、太阳能遮阳百叶系统研发;智能家庭设备制造技术等。
6.新能源
主要内容:生物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研究光伏设备及材料等。
(二)农业领域
1.农产品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开展具有优异特性的农产品及我市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分析,培育适应我市需求的优质、高产、多抗、成熟期稳定、适宜机械化生产或设施栽培的农产品及我市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研发适宜我市生态条件的高效规范化栽培及病虫绿色高效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并建设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2.林木和林下作物良种选育及高效生产
主要内容:林木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筛选、高效繁育、嫁接及规模化培育技术;中药材、药食同源品种、食用菌等种质资源利用,新种质创制、繁育及规范化种植技术;森林药材林下轻简栽培技术和复合经营模式;森林康养型、生态修复型植物高效栽培技术和立体经营模式等。
3.农作物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
主要内容:选育适用加工等专用性或特有功能性的粮油、果蔬、畜禽、油茶、茶叶等,研究其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高附加值农林产品、绿色精深加工产品(食品)并实施产业化示范。
4.畜禽、水产良种创新及健康养殖
主要内容:地方特色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挖掘、高效安全健康繁养殖技术;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系)筛选、引进、培育与繁养殖技术;畜禽养殖绿色安全环保饲料(添加剂)及饲养新技术等;特色水产饲料配制及投喂技术;标准化池塘常规鱼类、特色水产池塘养殖绿色高效模式及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水产质量安全监控、评价、检测技术等。
5.现代农业装备及设施
主要内容:开发适应南方丘陵区主要农作物大田精准种植、施肥、施药等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及环境控制设施与设备;山地果园高效施肥、施药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及装备;林业、设施蔬菜、花卉等种植机械化技术及装备。
6.主要中药材种质创新与林药高效利用
主要内容:构建林药复合经营生态产业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探索林药复合经营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因素;构建高值林药生态产业技术和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以我市道地、药食同源和特色中药材为主要对象,建立种质资源圃与良种采穗(种)圃,系统开展中药材优良基因型评价,筛选创制优良种质;开发适合我市丘陵山地中药材机械化装备及配套栽培技术,优化种植经营模式;研发采收与加工技术及设备,开发中药材信息化质量溯源管理系统,建立药材质量标准及质控体系;培育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
7.智慧农业集成创新
主要内容:开展农业信息化、智能化集成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应用农产品物联网实时监测等技术,实现网上销售的农林产品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及高效精深加工利用技术集成创新。
(三)社会发展领域
1.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产及冶炼矿渣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水资源综合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垃圾、轻工业有机废渣、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废旧复合膜材料等固废减量化或资源化技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风能、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发;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开发等。
2.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食品、药品智能化快速检测、追溯系统及设备研发,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及质量提升技术;食品中有害物质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脱除技术,污染食品的非食用高值化利用技术;食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和流通安全控制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及装备研究;生物安全科技研究;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及应用等。
3.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开采、事故应急救援等矿山安全关键技术;火灾预防与探测报警技术等火灾消防工程技术;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监控、预警与防控技术;极端天气智能化预警关键技术、雾霾气象预警技术、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现代消防装备研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特殊结构建筑消防技术、安全评测技术与安全装备研究;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风险防控等技术及装备研发等。
4.中药现代化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德兴道地、特色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药复方制剂新药开发,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标准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药毒性成分分析、利用及存效去毒;中药药食同源新产品开发研究;中药材生态化、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中药材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测及控制技术示范等研究。
5.生态环境与公共安全领域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矿山修复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等应用研究;安全生产技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现代消防技术,社会安全治安防控技术等。
6.医疗卫生领域
主要内容:重点支持市级医疗卫生优秀课题及先进技术等。
(四)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1.申报对象
企业、科研机构。
2.申报条件
(1)研究方向符合我市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
(2)以企业为单位,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组建。
(3)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处于行业引领地位,具有行业公认的技术研发优势、领军人才和团队。
(4)创新组织能力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重点学科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有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具有广泛联合产学研各方、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作网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优势和能力。
(5)拥有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科研装备,具有为创新研发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和持续较高科研投入的实力,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
(6)具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优先支持、限定支持或不予支持的类别
(一)优先支持的类别
1.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通过研究开发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2.发展良好的集体参与的乡村振兴帮扶产业合作社项目。
3.当年度企业产品获得各部门认可,形成德兴品牌的项目。
4.与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工程相关的科技项目。
5.民众创新的得到群众认可的科技发明、实用技术。
6.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7.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
8.项目所属单位为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
9.曾获得国家、省、上饶市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后续研发项目。
(二)限定支持或不予支持的类别
1.同一单位本年内只能立项支持一个项目。
2.正在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在项目未结题或验收之前不接受新项目申报。
3.已立项项目在未取得重大进展时不接受同一项目申报。
4.已立项到期未验收或未结题的,不接受该项目单位、项目承担人申报的新项目。
5.上年度研发投入为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接受该企业新的项目申报。
6.申报单位信誉档案中有不良记录的,不接受其项目申报。
三、项目申报需知
(一)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我市注册运营1年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本市市民。
2.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誉度。
3.项目负责人在相关专业和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具有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每位项目负责人承担一项市本级在研项目。
(二)项目需符合的条件
1.符合本市产业、技术政策,创新性较强,具有操作性。
2.项目成果具有可以预期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并确定在本地应用和产业化。
3.知识产权权属明晰,无知识产权纠纷。
(三)其他事项
1.同一项目不得在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中重复或分别申报,一经发现,取消其在本申报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资格。
2.申报项目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两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申报项目。
3.本指南仅作为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指导,不作为对申报单位的承诺。
4.本指南由德兴市科技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