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兴市农业农村局>部门文件
公开平台: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分 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德兴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2年08月16日
标 题: 2022年德兴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8月16日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2022年德兴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德兴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特制定2022年德兴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等重点任务,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构建选育用一体化培育路径,推进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提升素质能力与延伸服务协同,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任务目标。为满足农民培训不同层次需求,2022年德兴培育农民任务数3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200人、专业生产型50人技能服务型50人。学员在线评价率和综合满意度不低于85%。招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10人;加强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建设,创新培训高素质农民体制机制,探索形成具有德兴特色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围绕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1.聚焦稳产保供促增收。立足优质稻、果蔬、畜牧业、水产、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围绕“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有效供给,统筹做好粮油、蔬菜、畜禽渔等重要农副产品增产提质、防灾减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生产管理和健康养殖培训,提升种养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促进稳产保供及农民增收。

2.聚焦关键环节促发展。加强良种识别、选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用种;加强农民耕地保护知识培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能力;普及绿色种养、科学施肥用药、农产品质量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防治、农业减排固碳、生物育种与生物安全等专业知识,加强农业绿色发展和“三品一标”知识技能培训;在品牌打造、电商营销、金融信贷、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全产业链人才发展储备。

3.聚焦重点人群促提升。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种养加能手的生产经营技能;提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为主体的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群体的农业生产技能;提升村“两委”成员的乡村治理、社会事业发展、村庄建设管理能;提升农机手机播、机收减损技能;提升退捕渔民转岗跨行生产技能;倡导学法用法,培养一批乡村法律明白人。实施重点区域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持续做好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帮扶乡(村、点)农民教育培训,提升产业带头人帮扶带动能力,引领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

4.聚焦全面支撑提素质拓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结合“农业大讲堂下基层”、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推动乡村振兴进课堂、思政教育进乡村。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科普;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弘扬勤劳节俭、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鼓励高素质农民参与科普活动;引导和鼓励女农民和青年农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因地制宜举办高素质女农民和青年农民专题培训班。

(二)继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办好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适应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纵深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促进培养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做强做大农民大学生人才队伍。

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强化对“工程”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发布招生宣传信息和政策,营造浓厚的招生工作氛围,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对象报考学历教育。按照程序和要求认真开展报考对象资格审核工作,确保考生符合身份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生源推荐任务。

2.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为抓手,推动各类资源向优势协会、优秀骨干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和鼓励协会参与当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动承担农技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组织“工程”毕业生参加全省农村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及相关比赛,选拔推介优秀项目和人才,激发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探索总结双创经验案例在我市范围内推广。

三、组织实施

围绕重点任务,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育,确保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开展需求摸底。开展农民培训和学历教育摸底调研,真实掌握培育对象对内容、形式和意愿等的需求。农民培训重点把握“谁来培训、培训什么、怎么组训”等关键点,为培训方案制定、理论教学、实训实习和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学历教育围绕专业布局、课程设置、培育模式和本土产业等需求开展调研,为促进培养院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二)选准培育对象。采用“机构招收、逐级推荐、个人申报”等方法遴选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将年满16周岁,正在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和返乡入乡创业者纳入培育对象库,同一培育对象一年内只能参加一次培育,两年内不可重复参加同一层级同一类型培育。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和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招录农民大学生,鼓励和支持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学员、退捕转岗渔民、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等对象报考学历教育。

(三)完善体系建设选拔承办机构。挑选有培训资质基础条件好,具有承办经历,3年内无不良记录的机构承担培训任务。鼓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承担农民实习实训任务。建设一批特色品牌专业、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实践性教学基地、“实战型”师资队伍,将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科研院校专家、农技推广骨干、特聘农技员、“工程”优秀学员等纳入师资队伍。

(四)实施分类培育。结合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分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3种类型。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合理设置培育时长和课程,推进按农时分段开展培训和教学。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优化集中培训、实训观摩的时间安排,鼓励“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将农民教育培训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广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党章党规和党的基本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托青年创业组织,强化对青年农民的扶持交流。

(五)用好信息平台。利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管理,开展在线课程开发和规范化建设,确保线上课程质量;发挥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在对象遴选、数据调度、信息分析中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展培育在线监管和绩效评价,及时组织参训农民对培育教师、培育基地、培育组织和培育效果进行线上评价,实现参训农民基本信息100%入库,培育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用好“工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做好学员培养全过程管理工作,提升“工程”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六)做好跟踪服务。根据农业生产规律对高素质农民开展训后跟踪服务;组织“工程”毕业学员参加各级集中培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答疑解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提质增效,引导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或产业联盟,组织开展产销对接、跨地域交流合作等活动,不断巩固和提升培育质量效益。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调研和宣传发动(2022年2月-5月)。深入开展农民培育摸底调研和宣传发动,组织有培育意愿的农民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申报,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

(二)做好基础工作(2022年6月-7月)。做好遴选培育机构和实训基地、组建师资队伍、购买教材等基础工作,把符合培育条件的农民纳入培育对象库。及时更新和完善培育对象库、培育机构和实训基地库、师资库和教材库。

(三)组织开展培育(2022年8月-11月)。培育机构提交开班申请,履行报批手续;建立班级微信群,搭建交流平;组建班委,加强班级管理;创新培育方式,提高培育成效;严格考试考核,检验培育质量;录入培育信息,指导学员完成在线评价;汇编台账,备齐培育资料。

五、资金安排

2022年,我市培育资金80万元。

(一)补助标准。农民培育补助标准具体为:经营管理型3500元/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1000元/人。

(二)支出范围。农民培育补助资金用于培育全过程支出,主要包括:

1.教学支出:购买(编印、制作)文字和影像教材、教辅资料等;授课教师课时费、实训指导费、参观讲解费、交通费、住宿费;教学培训耗材和场地租用费等;组织学员考试考核;网上在线培训、在线信息技术支持等信息化教学支出。

2.学员支出学员食宿、交通、学习用品以及培育期间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

3.其他支出:学员遴选、宣传、档案整理、资料印刷、跟踪服务、师资培训、学员管理等方面相关支出。

按有关部门要求和实际情况,2022年跟踪服务费全拨付乡屯职业培训学校,用于于后期开展跟踪服务培训工作。按本地有关部门要求确定跟踪服务的支出占补助标准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0%。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已列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考核。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积极联合教育、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合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实施步骤、资金使用范围等,保障培育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二)实施全程监管。严格执行《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实现培育流程标准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全程监管,落实“一班一案”要求,严格审核开班计划和培育对;严格落实主管部门负责人上第一课制度;定期督导调度培育进度;强化对培育机构的过程监督和质量考核。按分级负责原则,对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评细则,组织开展培育质量评估和验收

(三)规范资金管理。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采取预拨制和报账制相结合方式,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到培育机构,培育教师授课费按财政部门规定发放,未进入师资库的人员一律不得领取授课费。要加快资金执行进度,将资金分配和绩效分解等信息及时规范录入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要加强资金管理,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农民教育培训资金,严禁以现金形式直接分发给农民个人,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育。

(四)注重总结宣传。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注重选树典型,积极推荐优质培育机构和实训基地、名师、精品课程、优秀学员以及高效培育模式;组织推荐参加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遴选资助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动态以及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高素质农民和“工学员成长、成、成就的良好氛围。

附件下载
  • 上篇:
  • 下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