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平台: |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 分 类: | 审计信息 | ||
发布机构: | 德兴市审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4年12月12日 | ||
标 题: | 关于202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24年12月12日 |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关于202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4年9月29日在德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德兴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报告2023年度德兴市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江西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德兴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财税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弘扬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兴篇章。
——聚焦财政运行质效,保持适度支出强度。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5亿元,增长8.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77亿元,增长1.98%。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2.71亿元,其中专项债券投向交通、水利、乡村振兴等领域重大项目。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2.17亿元。
——聚焦实施重大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发挥“财园信贷通”等财政金融工具杠杆作用。2023年放款80户次共计30470.88万元,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
——聚焦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防范化解经济和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实施方案,稳妥推进地方债务“降存量、控增量、防爆雷”。持续优化“三保”专户管理制度,推动基层“三保”底线落实落地。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此次重点审计了德兴市财政预算执行、组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3个方面情况。
2023年,德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278522万元、支出总量547701万元;德兴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69003万元、支出201972万元;德兴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576万元、支出58万元;德兴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0964万元、支出3128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4332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德兴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政领域改革,市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预算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分配管理有待加强。主要发现3方面问题:一是预算收入、支出部分科目调整幅度较大。二是预算编制不完整。三是国库集中支付超期支付。
(二)财政收入管理不够到位,规范运行有待加强。发现2方面问题:一是执法不够严格。应收未收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1个部门应罚未罚超限超载违法车辆。二是对财政收入管理不够严格。1个部门缓收污水处理费;2个部门非税账户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等2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预算管理不够严格。主要发现3方面问题。一是收支预算编制不准确,偏差较大。1个部门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二是超预算支出。1个部门存在超预算支出。三是在“三保账户”中列支非三保支出。1个部门存在“三保账户”列支非三保支出。
(二)部门非税收入管理不严格。主要发现应收未收城市配套费的问题。
(三)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主要发现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的问题。两个部门及四个乡镇、街道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
三、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行业主管部门履职不到位。主要发现2方面问题。一是部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履职不到位。1个单位未履行监管职责督促企业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证并对擅自开工建设行为未进行行政处理处罚。二是竣工验收履职不到位。2个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存在履职不到位的情况。
四、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不到位。主要发现5方面问题。1家国企未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实体化发展进度缓慢;2家国企未依法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相关手续;2家国企发展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中长期发展引领;1家国企未按规定确定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1家国企未开展员工竞聘上岗工作。二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缺失。主要发现3方面问题。1家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未占多数,全资子公司未配备外部董事;1家国企固定资产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1家国企对控股企业招待费用列支未进行规范。三是企业风险管控存在漏洞。主要发现2方面问题。1家国企存在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1家国企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未及时缴库。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一是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工作滞后。1个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未按时间要求完工。二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1个乡镇存在个人及单位未经市林业局批准擅自占用林地七处;1个乡镇7家养殖场未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设施建设相关程序。三是土地开发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1个乡镇3处土地开发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造成土地开发项目形成荒草林地及渔塘。四是未经批准占用湿地。1个乡镇1个项目占用湿地。
五、强化贯通协同,大力配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市审计局聚焦权力规范运行,深化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和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
一是深化与人大监督的贯通协同。加大对市人大重点关注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配合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开展常态化督查,以现场督办、函告督办等方式,对重点领域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组织开展审计整改专项行动等,全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截至2024年5月,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8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79个,整改率96.34%,共整改问题金额108702.61万元,制定完善制度12项;对于仍在整改中的问题,相关单位正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整改,市审计局将持续对后续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
二是完善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的贯通协同。发挥审计专业优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贯彻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结合职能职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整治工作。2023年11月以来,市审计局共移送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52件。
六、审计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对预算编制不准确、非税收入缴库不及时等屡审屡犯问题,要通过业务培训、问题通报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业务指导,提高预算单位财政管理能力。通过强化大数据手段在财政管理领域的应用等方式切实减少同类问题复发频率,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管理。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工程管理、资金管理、重大政策落实等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和专项资金监管,防范内控风险。同时,加强设施使用维护工作,杜绝资金资产浪费。
(三)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对项目实施条件不成熟及非必须实施的项目不予立项,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工程。业主单位要切实履行项目主管职责,规范工程项目各环节管理,推进项目进度,避免资金闲置。
(四)进一步优化国资运营。聚焦国资公司主营业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国资公司盈利能力。建立健全国资公司业务、财务、工程等各项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材料采购、商品销售等重要环节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国资公司法纪意识建设,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审计机关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