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兴市万村乡人民政府>政府文件
公开平台: 德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分 类: 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德兴市万村乡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标 题: 关于印发《万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关于印发《万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万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万府字〔202434

各村(居)、乡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及时有效、井然有序地做好我乡防洪抗灾工作,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度汛,防灾抗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经认真研究分析,编制以下防洪预案。

                                              德兴市万村乡人民政府

                                            202435

万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此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编制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制定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共江西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的规定(试行)》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范围内山洪灾害及其引发的山塘及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

2概况

2.1自然状况

2.1.1地理位置

    我乡位于德兴市西南部,南北长16.3公里,东西宽7.61公里。东临张村乡,南界弋阳县漆工镇,西北与黄柏乡毗邻。

2.1.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全乡总土地面积124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山峰海拔622.9米,最低藕塘海拔104.8米。主要以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为主,山地占60%,丘陵占30%。境内土壤主要有红壤和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如:栲木、柯木等,全乡森林覆盖率为72%。

2.1.3气象水文

    我乡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66.8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967.8毫米,最小为1242.3毫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雨量50%以上,最大一日降雨量为180毫米。

    暴雨类型一般有锋面气旋雨和台风雨等。全年各月均有出现,年均出现暴雨次数2次。3—6月以锋面气旋雨为主,7—9月受台风影响,暴雨历时短,强度大。

    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建节水。建节水发源于弋阳县镜内,流经沙畈村、万村村、新屋村等。

    建节水流域内河槽调蓄能力低,常常因暴雨导致山洪突发。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高体瘦,洪峰出现一般在最大雨强后4-6小时。洪水最早出现在三月份,大洪水大部分出现在五至六月。

2.2社会经济

我乡辖区内有6个行政村及1个居委会。全乡耕地面积14114.0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乡镇企业主要以米石子加工等小规模矿产品生产企业。

2.3水利工程

    我乡境内水利工程众多,其中水库5座,山塘57座,河堤10.7公里。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历史山洪灾害   

由于受台风降雨的影响,1995年6月3日,我乡遭到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连续近一周的大雨,特别是从6月3日上午开始,在6小时内,降雨量达126毫米。因暴雨降雨量大、来势猛、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据调查统计,全乡6个行政村均受到较大程度的灾害,受灾人口达8000余人,但未因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6000余公顷,倒塌房屋30余间,冲毁桥梁6座,陂坝12处,公路2-3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间接损失560多万元。

2.4.2当前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基于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从我们近几年来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来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殊的地理位置,防灾信息传递困难。

    1、汛期暴雨信息靠市防汛办与市气象局电话通知我乡,再由乡值班人员电话通知到各村书记或村主任家里,再由他(她)们电话通知各村小组长家里,最后由村小组长步行通知到各农户。对目前这种靠电话或派人通知群众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山洪灾害紧急避险的需要。

2、防御工程措施较少、非工程措施薄弱,防御工作难度大。经实地调查,我乡区域内真正能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比较少,即使有防护堤,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河堤防洪能力相当差,不能抵御强大洪水侵袭,同时,由于没有建筑挡砂坝,排洪渠、等水利工程设施,致使每次发生山洪灾害时,只能听天由命,任山洪泛滥成灾。

3、我乡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是导致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所在。据实地调查统计,我乡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0.6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森林超量砍伐,加之不少群众乱砍滥伐、毁林造地现象时有发生,使山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而新造的竹、木林生长缓慢,中、幼林植被对水分涵养能力大大削弱,导致大量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抬高,河道行洪不畅。

    4、违章建筑也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原因之一。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农民正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条件。由于山区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少群众不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国土部门等单位的批准,随意将房子修建在溪河边上的低谷平地上,甚至将乡、村级公路修在溪河边造成溪河行洪能力降低。

总之,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统工程,要搞好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洪水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对村、组群众进行群策群防的知识宣传,加强现代化通讯网络建设,做到能随时掌握区域内的雨情、水情、灾情,传递山洪避险信息。

3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3.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域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等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3.2危险区、安全区

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的调查,基本情况如下:居住在山洪暴发危险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建节河两岸,有居民736户,计2811人,桥梁有4座,水利设施有5处,农田有2762亩。居住在山洪暴发引起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居民主要分布在沙畈、大田、墩上、万村等行政村,有28户,计116人。

4.组织指挥系统

4.1组织指挥机构

为了建立我乡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贯彻中央、省、市、县的有关防汛文件精神,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万村乡防汛工作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实行乡政府统一领导,各村(居)支部、村(居)委会、乡直各单位、相互协作、共同配合,积极做好防御山洪和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事机构,设在乡防办,由张炳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指挥部设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4个工作小组和1个应急抢险队。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责任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村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3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防汛工作指挥部。信号发送员向相应工作组报送有关情况。

万村乡防汛工作指挥部成员

  

指挥长

蒋万里

党委副书记、乡长

13979368079

副指挥长

人大主席

13767396576

副指挥长

徐有林

党委委员、人武部长

13870346738

  

  

党委副书记

18707935155

  

党委委员、副乡长

18270316092

   

张梦晨

党委委员、纪检书记

18370380090

   

余铖琛

党委委员、组织员

18879375466

  

单鹤飞

人大副主席

18720357508

  

陈水平

副乡长

13698010307

  

骆晓雪

副乡长

18679357682

   

司法所所长

18296361321

  

李桂林

主任科员

13979399797

  

俞昌生

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13979375388

  

马华成

执法大队大队长

13766495786

4.2职责和分工

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乡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其职责如下:

指挥长:由乡长蒋万里担任,负责全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与指挥及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预案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指挥、调度、命令、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人员。

副指挥长:由人大主席徐涛(分管水利)人武部部长徐有林担任,协助指挥工作。

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乡山洪灾害防御日常工作。负责拟订全乡山洪灾害防治的发展规划并贯彻实施;制订全乡防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洪水调度方案;指导、推动各行政村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督促指导境内河道、渠道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清除;负责抗洪抢险技术指导和水毁工程的修复等。执行乡党委、政府及上级指挥部命令。加强值班,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武装部:具体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抗洪抢险过程中的秩序维护工作。

乡民政所: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市防汛办和市民政局上报洪涝灾情统计资料。

乡国土所: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制订好预防防治方案。

乡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乡电信所:负责电信通讯设施防洪安全,保证雨水情和抗洪抢险调度命令传递及时、准确,保证防洪指挥联络畅通。

乡供电所:负责所辖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信息监测组:负责对市、乡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掌握本乡区域各村组信号发送员反馈的山体开裂、降雨等信息,及时为指挥长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长和市、乡防指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调度组:负责与交通、农机、林业、粮食、民政、水电、电信、物资等部门与单位的联系,调度并管理所有抢险救灾物料、车辆等,而且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同时,在抢险中经指挥长同意,有权紧急征用抢险所需的一切物料及车辆,确保灾民的生活生产。

保障组:负责转移人员的安置,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医治。               

应急抢险队:由乡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乡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30人的抢险队。每个村也建立一支3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万村乡应急抢险队人员名单表

1

徐有林

组长(武装部长)

13870346738

2

  

副组长(人大主席

13767396576

3

  

18720388087

4

13767396576

5

张梦晨

18270316092

6

余铖琛

15179029873

7

单鹤飞

13698010307

8

陈水平

18679357682

9

骆晓雪

13979375388

10

李桂林

13766495786

11

  

  

18296361321

12

俞昌生

13979399797

13

马华成

13576390652

14

张水清

13879379551

15

张道生

13966458088

16

周功良

13507934832

17

  

07937670157

18

付发根

13970363128

19

汪长林

13576362894

20

夏振华

13979375553

21

陈章杰

15216086373

22

李子晨

15083782053

23

15180367461

24

邵志清

13755380188

25

郑家双

13576376388

26

李建明

13979380508

27

宋桂珍

13694807928

28

张文华

13979364504

29

张巨辉

13879316603

30

郑冬华

15707072589

5.安全转移方案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象、水文、地理、地势及居住人口数量等因素,划定好的“二区”,即危险区、安全区和转移路线,严格控制好生产、居住和建设活动。让村民熟悉“二区”范围和转移路线,同时熟记紧急避灾躲灾的转移预警信号,明确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疏散转移方案。

5.1监测预警

为使乡、村、组对山洪灾害防御指挥体系科学、准确的指挥该区群众躲灾、避灾及时,在一般情况下,按市→乡→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紧急情况下按市→村→组的次序进行预警。市防指在接到水文、气象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之后,电话通知乡防办,乡防办应立即报告指挥长并通过电话通知至各村、组,各村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应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各有关信息反馈给乡防汛办,乡防汛办立即报告市防办,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组可直接报告市防汛办,由市防指统一指挥。    

预警信号为电视、电话,市防指在接到雨情、水情信息后,通过电视台,面向全市播放,同时立即电话通知到乡政府。    

报警信号一般为锣、口哨、警报器等。如有险情出现,由各报警点和信号员报告给信息监测组,并发出警报信号,警报信号的设置因地而异,一般警报信号设置为:断续鸣声,表示险情可能出现,全区动员,提高警惕,指挥人员到位,做好一切准备,部分开始转移;连续鸣声,表示险情出现,继续按预定路线有次序地转移至安全区。

5.2人员转移

5.2.1转移原则和方法

转移工作由转移组负责,采取乡、村、组干部包片负责的办法,统一指挥,统一转移。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采取对户、搭棚二种安置方法。信号发送员和转移组成员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搭棚地点选择在居住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滑坡崩塌迹象的山头上。不能搭在山谷中或其出口两侧的山坡上。雨停后,确认其住房安全后才能允许群众搬回。

制作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农户手中。另外各村还要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如果在转移的过程中,原制定的交通、通讯线路被中断,各村、组要采取及时抢修或选择其他安全的路线,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2.2转移路线

各区居民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迅速按预定路线转移。各区在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汛期必须经常检查线路上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则及时修补或改变路线,以免安全路上出现险情。转移路线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地带。

6.抢险救灾

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在及时向乡或市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各组和应急抢险队立刻投入救灾工作,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用车辆、设备、物资等。

对被转移安置的灾民,一般在24小时内,保障组应做好有关食品和生活品的供应工作,按人定量发放的食品经费由民政部门在救灾款中解决一部分,乡政府和村委会给予适当的补贴,除特殊灾民外,不足部分由灾民自行负担。

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指挥部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处理人畜尸体。洪灾发生后,乡卫生院和相关村医疗站必须迅速组织防疫医疗队带足医疗器械及防病药品到灾区,对灾区人民进行防疫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医疗防疫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蔓延,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有关单位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实施。

7.保障措施

7.1汛前检查

乡防汛指挥部应组织检查组对有关人员变动情况进行核实、补充,并重新登记造册。

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做好登记并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新问题,要建立好明白卡工作,同时采取整改措施,该搬迁的动员搬迁,该治理的令其治理。水利、国土、规划部门严禁审批沿河、切坡建房。

7.2宣传培训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各村要组织危险区内的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乡防汛指挥部每年汛前要组织乡应急抢险队和村应急分队开展至少一次的实战演练工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提高效率和增强抢险救灾过程的适应能力。

7.3纪律

1、在汛期内,安排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并做好值班记录,主要领导24小时不关机,确保防汛信息畅通。

2、在山洪防御和抢险救灾过程中,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离岗,并且要服从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做好各自的工作。

3、我乡与各村签订防汛责任制,把具体的责任人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实行层层责任包干制,形成责任网络。

4、汛期过后,乡政府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对山洪灾害防御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追认烈士;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预案一般为每2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8.2实施时间

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下载
  • 上篇:
  • 下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